mail訊息顯示處
本郵件是由系統自動寄送,請勿直接回覆此郵件。《若您看不到此Email訊息,請按此連結顯示》
科法官網 20250415
本期焦點:研究安全
國際焦點摘要
GLOBAL HIGHLIGHTS
日本內閣府公開徵集研究安全和風險管理系統開發支援計畫

日本內閣府科學技術創新推進事務局(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推進事務局)於2025年2月19日至3月24日開放「研究安全和風險管理系統開發支援計畫」(研究セキュリティ・インテグリティに関するリスクマネジメント体制整備支援事業)申請,招募國內負責經濟安全重要技術的補助機關和研究機構參與該計畫。

計畫主要提供兩大支援:一是協助分析研究人員及機構的公開資訊,包含職業經歷、工作內容及研究資金流向等;二是支援實施風險管理所需經費,並提供技術外流防範建議。此計畫成果將整合於2025年出版的「研究安全與誠信程序手冊」(RS/RI に関する手順書)中,作為日本提升科技研發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據。

 
日本數家名門大學的研究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北韓共同發表論文

日本經濟新聞於2024年11月28日報導,自2016年底北韓受聯合國加強制裁以來,五所日本著名大學的研究者被列名於八篇北韓研究機構的國際共著論文中。經由Scopus資料庫比對發現,共有七個日本研究機構的九名研究者涉及此事。

多數日本研究者表示對共著名單中有北韓研究者不知情,值得注意的是,一名涉事研究者後續仍獲任命為國內重要研究計畫主持人,負責百億日圓預算,顯示日本研究安全管理機制存在漏洞。雖文部科學省於2024年6月已提醒需嚴格執行聯合國對北韓制裁決議,但此事件凸顯日本在研究合作審查制度上仍有改善空間。

 
美國與中國更新STA,限縮美中科技合作範圍

美國與中國於2024年12月13日更新美中科學技術協定(U.S.-PR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 STA),新協議強調對研究安全的重視,說明為保護美國的科技優勢和智慧財產,美中科技合作範圍將不包含關鍵與新興技術。

協議中的限制反映美國對中國在科技領域迅速發展的擔憂,美方認為,技術合作可能會導致敏感資訊外洩,進而影響國家安全,為保障國家安全不受威脅,許多人對美中科技合作持反對立場,然隨著中國AI等技術快速發展,亦有學者指出,過多限制將不利於科技發展。因此隨著美中雙方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加劇,如何平衡合作與安全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挑戰。

 
我國焦點摘要
FOCUS TAIWAN
行政院禁DeepSeek,學研機構使用須報准核可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2025年2月3日政務會議中,宣布全面禁止公務機關使用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開發的AI模型DeepSeek,並要求公務用資通訊產品不得使用中國廠牌,且禁止安裝非公務用軟體,以確保國家資通安全。

若公立大學及研究機關因學術需求必須使用DeepSeek,須依據「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第四條,函報數位發展部核可,使用時需限定區域及人員,不得對外傳播,且需求消失或使用期限屆滿時應立即銷毀。

鄭麗君副院長則強調,推動智慧國家2.0時須注意資安風險,院長已責成相關政委加速完備AI法制及資料治理法規,並要求各單位強化資安管理、訂定內規,加強人員AI素養訓練,以維護資通安全。

 
資安院與台積電簽署資通安全合作備忘錄,攜手實現資安共好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與台積電於2024年12月16日簽署資通安全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透過資安聯防機制,深化產業供應鏈資安管理與防護,共同助益台灣提升半導體供應鏈的資安韌性。

在數位化時代,研究安全已超越單純的技術研發範疇,需同時考量供應鏈安全、資料治理及國際合作等多層面挑戰。資安院將借重台積電在研發安全管理的豐富經驗,建立半導體產業研究安全的標竿模式,並推廣至產業鏈各環節。

台積電作為半導體產業領導者,於2018年即推動全球首個半導體設備資安標準「SEMI E187」,展現對研究安全的高度重視。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整合產官學研各界資源,建構更完善的研究安全防護網。此策略結盟,期望能以半導體產業為起點,建立完整的資通安全防護體系,進而提升台灣整體產業的研發競爭力。

 
本期作者
WRITERS
主任 組長 副法律研究員
王自雄 周晨蕙 陳宥榕
thwang@iii.org.tw morningchou@iii.org.tw yoruchen@ii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