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503 15:51:55)
疫情肆虐下,為避免實體接觸與維持社交距離,促使無接觸經濟快速發展,其中因應電子交易、遠距辦公等身分認證、文件簽署等需求,進一步帶動電子文件、電子簽章等數位技術使用。電子簽章具有確保交易安全性、真實性和可信性的功能,以電子文件取代紙本,則有節省紙張與倉儲空間等環保優勢。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資策會科法所)建議未來應持續觀測電子簽章或身分認證等相關規範與政策趨勢發展,協助企業邁向數位轉型。
資策會科法所副法律研究員阮韻蒨表示,國際因應疫情發展,陸續提出相關草案以簡化電子簽章/文件使用障礙。我國電子簽章法作為電子文件、電子簽章的法源依據及適用基準,隨著電子文件與簽章之使用需求提高,逐步衍生許多電子簽章法實務上適用疑義。如電子簽章於現今數位時代、網路與電子設備普及的時空背景下,是否仍存在數位落差而有事先取得當事人同意之必要,有造成業者適用法律之困擾與交易成本之增加等。
資策會科法所彙整我國電子簽章法相關規範與架構
阮韻蒨舉例,美國於2020年7月提出「現代化電子簽章法」草案(E-Sign Modernization Act) ,對於「全球和國家商業電子簽章法」(Electronic Signatures 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Act)內容進行修改,廢除有關商業中電子紀錄的某些要求,消費者無須證明他們有能力以電子方式存取資訊,例如:使用電子郵件和網路瀏覽器等,才能以電子方式交易。因此當企業收到消費者以任何方式同意透過電子方式提供因法規所要求揭露的資訊時,企業便應使用電子方式傳遞資訊予消費者。
阮韻蒨進一步說明,該草案簡化消費者接收電子文件和通訊流程的方法,能夠以電子方式發送與簽署文件,使民眾較容易取得如銀行擔保證書及帳戶資訊等電子文件,以因應現代交易模式與避免疫情期間臨櫃辦理風險。此外,日本為支持數位化政策,近年發布許多政策以促進遠距工作,除廢除實體蓋章制度外,為推動簽章數位化,於109年6月提出「電子簽章及認證業務相關法律之部分修訂法律草案」(電子署名及び認証業務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案)。
資策會科法所就電子簽章之國際立法例進行資料整理
伴隨我國政府建立數位發展部、推動數位轉型政策,以「電子取代紙本」已成趨勢。資策會科法所亦將持續觀測國際電子簽章或電子交易等相關規範與政策趨勢,提供主管機關作為未來政策發展或法規調適時參酌,以降低使用電子文件、電子簽章的障礙,協助政府推動數位轉型政策,促進電子商務、數位經濟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