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版 者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科技法律研究所
出 版 日 2025/07
定 價 500元
一、前言 1
二、研發管理 2
㈠研發前評估 2
1.【研發前之「查核義務與迴避設計」有利於避免遭認定違反組織之注意義務】4
2.【研發前未了解智財取得要件及取得智財所需之必要措施恐導致後續無法取得智財權利】17
3.【執行迴避設計與前案檢索可降低故意侵權的風險】22
㈡研發記錄 26
4.【完整的研發記錄之於證明智財權利歸屬具相當重要性】 27
5.【研發記錄有助於損害賠償金額之認定】33
6.【研發記錄可證明研發成果符合營業秘密要件】34
㈢成果審查 37
7.【未審核、審核不足即公開研發成果恐導致對智財保護不足】38
8.【未審核即公開研發成果易喪失取得智財要件】46
9.【於智財授權中先經審查可避免被授權人使用狀況有害智財】48
㈣權利化階段 51
10.【未建立適合的權利取得流程恐無法取得智財權利】52
11.【提案審查時未考量適法性恐產生智財無效的風險】59
12.【建立完善的智財布局並與推廣使用連結,有助於取得智財權利】62
13.【保存提案審查文件可作為認定智財權利歸屬之證據】 63
14.【獎勵制度之實施可作為給付合理報酬之方式】65
15.【不適法的獎勵制度恐無法作為組織有給付合理報酬之佐證】68
三、合約與爭議管理 71
㈠智財與研發委外 71
16.【未與外部供應商明訂研發成果之權利歸屬恐導致組織無法取得智財】72
17.【未與外部供應商簽約明訂智財歸屬恐妨礙智財之利用】 79
18.【未與外部供應商依其合作方式約定合適之智財歸屬,恐導致組織無法取得智財】80
19.【與外部供應商簽約明訂智財歸屬有助於組織取得智財】83
20. 【與外部供應商簽訂保密合約、訂定外部供應商的遴選標準有助於強化保密措施】85
㈡採購 89
21.【未對所採購產品進行風險管理恐產生侵權的風險】89
22.【就採購產品之侵權風險採取因應措施(不侵權切結書、賠償協議)有助於降低侵權風險】90
㈢組織宜與外部供應者溝通事項 96
23.【未與外部供應商溝通產品的產出流程恐產生侵權的風 險】97
24.【對外部供應商之資格條件控管有助於強化保密措施】 98
㈣合約審閱 101
25.【於合約中明確約定當事人權利義務有助於維護組織權益】102
26.【於合約中明確約定保密義務有助於強化保密措施】104
27.【於合約中明確約定智財歸屬有利於法院認定權利歸屬】105
28.【確實審核合約內容可避免影響將來權利金給付之數額】107
29.【未確實審核合約內容恐產生合約無效或違法的風險】108
30.【未於合約中明訂智財歸屬恐產生智財權利歸屬不明的風險】110
31.【未審核合約中智財歸屬之約定恐導致無法取得智財】112
㈤爭議處理 115
32.【未建立因應知悉侵權時之處理,恐被認定存在侵權故意】 116
33.【建立智財糾紛處理機制有助於降低故意或過失侵權的風險】119
四、智財盤點與維護管理 124
㈠智財盤點與分類 124
34.【組織未就所擁有智財進行盤點與證據保存恐導致舉證困難】125
35.【組織未就所擁有智財進行盤點與更新恐產生過失侵權的風險】132
36.【組織就所擁有智財進行盤點與證據保存有助於商標先使用及著名性之舉證】133
37.【組織就所擁有智財進行盤點有助於權利金額度之談判】135
38.【組織就所擁有智財進行盤點有助於營業秘密之認定】136
39.【於智財授權中就智財進行盤點有助於控管被授權人之使用狀況】138
㈡維護評估 140
40.【組織未就智財進行維護評估恐導致智財權利受損】141
㈢智財運用 144
41.【組織就智財授權運用進行管理有助於確認被授權人使用狀況】145
42.【集團性組織可透過彼此智財授權建立市場競爭策略】146
43.【組織就智財建立策略與商業化運用可強化商標識別性與著名性】148
44.【組織未檢視智財策略之一致性,恐產生侵權或無法主張權利的風險】149
附錄:參考資源與延伸閱讀 I
因應企業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的需求,資策會科法所先後出版「靈活即用TIPS!《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導入示例解析」、「巧圖秒用TIPS!《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導入圖解與實務問答」,系統說明TIPS各條文之管理目的與控管重點,並從導入實務角度整理各階段應注意的執行要點與常見問題,協助企業順利掌握制度規範與執行關鍵。
本書進一步彙整多國法院實務判決,透過真實案例剖析企業在不同營運情境中可能面臨的智慧財產風險,並對應TIPS條文要求,聚焦於研發前評估、權利取得、合約管理與智財維護等關鍵階段提出兼具合規性與可行性的管理建議。期望讀者能透過案例導引,理解風險成因、掌握制度建構重點,進而提升企業在智慧財產管理上的預防能力與治理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