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經濟的美好對話 資策會科法所蓄積綠色能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817 14:41:26)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與中經院合作律經之聲專欄以循環經濟、綠色金融為主軸,並涵蓋多元領域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與中經院合作律經之聲專欄以循環經濟、綠色金融為主軸,並涵蓋多元領域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發全球供應鏈斷鏈危機,更突顯出落實循環經濟、建立永續供應鏈已刻不容緩。如何善用金融工具注入綠色金流,促進經濟復甦,並協助產業綠色轉型,以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已成為企業於後疫情時代下站穩腳步的重要關鍵。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資策會科法所)積極投入綠色金融國際法制分析並展現研究量能,期能透過報章雜誌、以深入淺出方式簡介國際相關發展經驗,作為我國建構永續環境法制之參考借鏡。

  根據《2020年循環缺口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全球天然資源年消耗量於今(109)年首度突破1000億公噸,卻有將近91%無法回收再利用。資策會科法所法律研究員黃敏瑜於〈不可不知的2020循環經濟趨勢〉一文中,分析今後循環經濟發展的六大趨勢,並說明如何從設計製造階段開始思考產品循環利用之可能性,建立由線性經濟轉型為循環經濟的永續供應鏈,為落實循環經濟的重要關鍵。

  黃敏瑜表示,綜觀循環經濟國際法制政策趨勢,日本早於2001年施行《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循環型社会形成推進基本法);法國於2020年7月公布《反廢棄物及循環經濟法》(La loi anti-gaspillage pour une économie circulaire);歐盟也於2020年公布《新循環經濟行動方案》(New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另於〈官股銀行離赤道有多遠?〉一文中,提出如何善用金融工具助產業轉型,以利於綠色經濟復甦之進行,將是全球市場今年的重要課題。黃敏瑜指出,韓國於6月宣布將研提《綠色新政金融特別法案》(그린뉴딜 금융지원 특별법);日本則公布綠色金融相關評估標準,並宣布將於9月邀請各國加入綠色復甦政策的資訊共享平台,於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環境永續的實現。

  緊隨國際腳步,我國行政院已於2018年核定「5+2產業創新計畫-循環經濟推動方案」,以減緩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造成資源過度開發及濫用等問題。今年我國也將延續以往政策,發展工業廢棄物的再利用、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並改革金融體制協助產業資金需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將於8月底完成升級2017年行政院核定之「綠色金融行動方案」,納入社會議題,推動永續金融。黃敏瑜也進一步表示,循環經濟的落實應緊密扣合自生產到回收處理的每個環節,而目前我國並未有同時涵蓋廢棄物源頭減量與資源循環利用觀念之整體性制度規劃,因此,我國在資源回收層面的雖成績優異,但從永續供應鏈的觀點而言仍有努力空間。在綠色金融的應用方面,黃敏瑜在刊載於《經濟前瞻》的〈日本金融領域的永續新規範〉分析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雖已透過修正《綠色債券作業要點》放寬資金用途,並增加把關規定,但依然缺乏產業技術或投融資專案計畫相關之評估標準。

  資策會科法所體認發展循環經濟與轉型關鍵的綠色金融,對我國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不僅於去(108)年與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等共20間機構簽署《2019循環經濟宣言》、參與「綠色金融2.0公聽會」,資策會科法所主任王自雄並與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發起合作,於工商時報「律經之聲」刊載名家評論專欄,持續觀測國際趨勢,並已發表多篇以循環經濟、綠色金融為主軸,並涵蓋國際經貿、數位科技等領域之文章,也持續透過《科技法律透析》、《經濟前瞻》、綠學院、關鍵評論網等管道帶動各界關注。未來,資策會科法所也將持續積極投入國際法制研析及活動參與,以完備並堅實我國法制,協助政府實現我國產經整體永續發展。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與中經院合作於工商時報開設「律經之聲」名家評論專欄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與中經院合作於工商時報開設「律經之聲」名家評論專欄

相關連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