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研究報告指出,我國100至111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預算數由907億元成長至1,215億元,增幅33.96%,而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106至111年度收取的權利金收入占前述科技計畫金額比重介於0.98%至1.12%間,顯示於政府投入之科技經費龐鉅下,權利金收入有逐年微幅增加,但相較於科技研發投入經費增幅,科研成果商業化所產生的收益成長比率仍存有顯著差距。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資策會科法所)長期協助政府機關建構科研成果法令機制與輔導研發單位管理運用科研成果,日前以多年經驗出版【研發成果進軍全球的關鍵秘訣】一書,將【研發成果商業化SOP的操作流程以及範本工具】,從研發成果揭露、技術評估、專利保護、行銷推廣、技轉談判、授後管理各階段,均提供明確的科研成果商業化操作指引,將國際知名RTTP課程內容轉為主題說明,包括生醫領域研發成果保護、小規模技轉單位運營管理、軟體研發成果商業化管理方式,透過案例方式,協助讀者了解研發成果商業化SOP流程如何運用。
造成科研成果商業化成效有限的原因很多,技術的研發固然為原因之一,但科研研發執行單位的研發成果的管理、運用能力,亦是重要關鍵因素。資策會科法所根據其《2021年國內企業智慧財產現況調查》發現,從研發成果商業化主要做法--以產學合作技轉予產業應用的面向來看,調查亦呈現出【產學合作研發成果難以商業化】,對企業而言是困難但不重要的項目結果。資策會科法所創智中心主任陳益智表示,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重點不僅在於技術前瞻與否,更在於是否對焦產業需求、雙方在研發過程的機密保護是否落實、研發產出是否被有效發掘與權利化、資助機關有效率的核准與鬆綁法令限制,均影響科研成果商業化的實行面。學研機構與企業之間對於研發成果定義、雙方貢獻、過程中的研發保護、未來權利分配等都有認知差異,容易造成合作成果不如預期甚至合作破局。
此外其亦指出,要發揮我國科研成果商業化效益,必須有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包括研發規劃、智財布局、研發機密保護、成果行銷推廣等,所以科法所持續輔導協助學研機構內部管理制度,輔導通過資助機關的評鑑或查訪。在成果產出後,其運用市場亦不應僅限國內,故科法所除以法制幕僚協助資助機關完善科研成果管理運用法令,推動授權執行單位自主管理外,並與英國牛津大學技轉公司(Oxentia Ltd.)合作,引進國際技術移轉經理人認證(Registered Technology Transfer Professional, RTTP),協助我國科研商業化人員汲取國際經驗,並取得國際技術移轉經理人認證資格,促進我國科研成果對跨國企業進行推廣。
【研發成果進軍全球的關鍵秘訣】於109年11月出版,成為學研機構科研成果商業化的重要參考書籍,因應讀者回饋的需求意見,於112年2月再版。內容除了原來的【研發成果商業化SOP的操作流程以及範本工具】外,再版內容並將RTTP課程內容轉為主題說明,包括生醫領域研發成果保護、小規模技轉單位運營管理、軟體研發成果商業化管理方式。科法所以系列專書說明研發成果的實作方法、法規要求以及學研機構應如何合規,企盼再為科研成果管運用效益的提升,貢獻一已之力。